近年来,山西交控集团旗下的交科集团在低空经济领域积极探索,通过技术创新赋能基础设施智慧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21年启动无人机巡检技术研究以来,交科集团经过5年的努力,已构建起多元化的技术体系,涵盖风险普查、工程勘察、工程施工、三维建模、边坡巡检、光伏巡检、桥梁检测和安全应急等多个方面。
2025年,交科集团加快低空经济领域核心技术突破,目前多项成果已在项目中落地见效。

以科技项目推动核心技术攻关
交科集团以需求为导向,针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加快推动低空经济在研和新立项科研项目技术攻关。同时,交科集团通过“在役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智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形成了车载无人机桥梁移动巡检成套技术装备,破解了单机场自动巡检多座桥梁的行业难题;通过集团公司科技项目“高速公路边坡空地联合巡检平台研究”,研发了黄土边坡主要病害自动识别算法,建立了边坡无人机巡检技术体系……依托以上项目,交科集团申报了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无人机自主飞行与巡检系统、狭窄区域内基于改进的人工势场的无人机三维避障方法、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边坡隐患智能巡检与识别方法等无人机巡检专利3项,形成了接近200公里的高速公路倾斜摄影模型,建立了超过10万张的各类病害样本库,为后续算法训练与场景复制奠定坚实基础。
开展算法研发和系统建设
在基础设施病害识别方面,交科集团基于改进YOLO图像识别算法,可实现桥梁空洞、裂缝、露筋等典型病害的智能识别,准确率超过80%;对边坡崩塌、裂缝等病害自动识别的算法正在持续优化。
在交通行为安全监测方面,交科集团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模式识别方法与深度信息融合网络,研发了施工警示标志识别、人员安全防护检查、道路拥堵检测、应急车道占用与抛洒物识别等算法,各类事件识别准确率均超过95%。
同时,交科集团还建设了高速公路无人机智慧巡检系统,集成了线位管理、航线规划、飞行控制、计划管理等功能,支持基础设施巡检以及路网运行安全巡查,实现多场景下的全天候、高精度监控与智能分析,为集团公司打造智慧交通新标杆贡献交科力量。
开展先进智能装备研发
面向路面、桥梁、隧道、边坡综合巡检的需求,交科集团研发了“智路巡”——公路基础设施一体化巡检系统,充分利用车载平台的快捷性和机载平台的灵活性,将机载平台集成于车载平台,实现“车——机”协同作业与常见病害智能识别。
面向环境监测和应急救援等需求,交科集团研发了复杂环境自主巡检无人机,集成了多源数据融合、自主定位与建图、自主路径规划和避障等先进技术,可在GNSS信号受限或丧失的环境下继续执行任务,满足复杂环境中的作业需求,为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巡检提供坚实装备支撑。
开展试点应用
2025年,在太旧改扩建项目,交科集团应用施工区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采用搭载智能识别算法的无人机巡检系统,实现高速公路建设施工区定点定线巡航,对施工现场环境与作业情况进行全天候监控与管理。
在太长高速,交科集团部署了4套无人机机场,科学规划航线,对道路交通状况、交通附属设施进行定轨定期巡查,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指挥。
在集团公司2025年桥梁定检项目,交科集团应用AI病害识别算法,采用无人机病害调查技术,开展南河特大桥、仁义河特大桥、西阳河特大桥等35座高墩大跨桥梁、跨铁路桥梁的专业检查工作。
在2025年汛期高速公路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中,交科集团运用无人机深入峡谷、高陡路段等危险区域,精准捕捉危岩体位置及裂隙发育情况,动态监测隐患变化趋势,为灾害预警与处置提供可靠依据。
交科集团通过低空经济创新实践,提升了基础设施巡检的效率和准确性,为智慧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