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突破技术难题到构建智慧交通体系、从优化工程建设到提升服务品质,近年来,山西交控集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科技创新结出产业硕果
在2024年通车的汾石高速公路项目中,山西交通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公路护栏一经推出,就受到行业广泛关注。
这种护栏创新采用“工厂预制UHPC外壳+现场固废再生骨料填充”的半装配式工艺,在解决传统护栏抗盐冻能力差、吊装困难等问题的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工业固废,兼具经济与环保双重效益。
从构想到投产,UHPC护栏突破了材料研发、模具设计、结构优化等一系列关键共性技术难题,获得各类专利11项,成为山西交控集团新成果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山西交控集团聚焦交通强国战略和山西省科技创新“1551”工程,围绕智能建造、交能融合、智慧交通、绿色低碳等多个领域,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路桥集团“智慧梁厂”。
在智能建造领域,路桥集团“智慧梁厂”通过物联网集成,实现人力减负40%,生产周期压缩90%;在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领域,山西交控集团推动“高速+光伏”深度融合,打造集成源网荷储系统、光储直柔系统以及边坡治理+光伏发电一体化方案;在智慧交通领域,作为实施单位申报的“山西省能源保供一轴一廊一通道‘大’字型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通道及网络”项目,成功入围国家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试点。
2024年,山西交控集团累计获得15项省部级科技奖项,取得专利375项、软件著作权39项,获批24部标准规范,科技研发相关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3.78%。
厚植滋养创新的沃土
一项项科技成果的诞生与应用,离不开山西交控集团肥沃的创新土壤。
研发轻量化结构物病害信息移动检测装备、开发公路基础设施数智化管控平台……踏入智慧交通山西省实验室,创新氛围扑面而来。
作为山西交控集团旗下重要的科技创新平台之一,智慧交通山西省实验室成立后展现出创新活力,3年来承担了3项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7项省部级重大项目;交通智能机柜、隧道无人勘查与火灾处置设备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从这里走上生产线,转化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新质生产力。
创新热潮的背后,是山西交控集团系统化构建创新平台的战略布局。
山西交控集团出台了《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构建“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的创新平台体系,建成了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3个,并通过搭建梯次分明、定位清晰的平台矩阵,加速集聚创新要素,为产业升级注入动能。
在夯实平台载体的同时,该集团也在着力培育创新生态。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制定项目、平台、人才的奖励与配套措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举办学术交流会议,促进学术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如今,山西交控集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各类创新平台为依托,与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力量多方联合的科技创新构架已基本形成。
“今年我们将重点突破边缘AI识别、车道智能终端等装备研发难题,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创新沃土的滋养下,山西交控科技转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宇峰信心满满。
螺丝钉里的自主创新
在山西交控,创新不是实验室的专利,而是流淌在每一颗螺丝钉里的基因。
需求从一线中来。中部高速公路分公司左黎隧道管理站一线技术人员发现,每到汛期,因隧道内湿度增加,常常导致隧道交通PLC控制系统发生故障。隧管站QC小组自主研发“智能温湿度监测+自动除湿”方案,通过加装以太网温湿度变送记录仪与半导体风机加热器,让隧道“神经中枢”在雨季也能稳定运行。
左权收费站QC小组针对夏季强光干扰车牌识别问题进行技术攻关。
成果到一线中去。山西榆和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左权收费站QC小组针对夏季强光干扰车牌识别的问题,自主研发了摄像机镜头防曝光装置,通过在镜头上方加装可调节伸缩的白铝皮遮光板,有效改善逆光干扰,使车牌识别准确率从94.6%提升至98.7%,显著提升了车道通行效率。
人才汇聚创新强磁场
在前不久召开的山西交控集团科技创新工作会上,一场庄重的青年突击队授旗仪式,让现场的队员们心情激荡。
“公路材料领跑计划”青年突击队正对自主研发的橡胶改性沥青进行针入度试验。
“公路材料领跑计划”青年突击队,是山西交通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攻坚的“尖刀连”,一年内,已获得了17项沥青相关知识产权,攻克诸多生产加工中的技术难题,展现出青年人才强大的创新创造活力。
在山西交控集团科技创新领域,这样的青年突击队并非个例。目前,已有300余支类似的青年突击队活跃在关键领域,不断为行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为搭建系统化人才发展体系,山西交控集团出台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建立“1+2+N”人才工作制度体系;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使用权和资源调度权;一对一、实打实帮助人才解决好子女入学、住房医疗等“关键小事”……
近年来,山西交控集团积极筑巢引凤、广纳良才,柔性引进院士5名,“候鸟型”领军特聘专家1名,集团内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较成立之初分别增长了26.3%、14.2%。
面向未来,山西交控集团将继续抓好人才这个关键资源,努力攻克更多原创性、引领性、关键性技术,推动更多“从0到1”的突破性技术和“从1到N”的产业化应用,为服务全省全国发展大局提供交控方案。(张津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