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期间,晋祠博物馆内的难老泉成为热门打卡地,游客络绎不绝。2025年以来,太原市晋源区持之以恒加大晋祠泉域地下水保护力度,启动实施晋祠泉域生态治理系列配套工程,保障晋祠泉实现稳定复流。
晋祠景区游人如织。
据介绍,晋源区强化“一泉一河一湖”生态治理,实施晋祠泉复流配套水利工程、晋祠灌区修复工程,对晋祠泉原有南北干渠16.6公里、支渠85公里进行修缮,实施晋祠泉域生态治理工程,对蒙山以南至清徐县交界区域内的9条沟道进行生态治理,构建晋祠泉近程补水体系,综合实施地下水关井压采、煤矿限采等措施,推动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完工达效。
同时,晋源区积极推进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工作,强化民生水利保障,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恢复晋祠水稻种植,推广晋祠虹鳟鱼等水产养殖,推动晋祠泉域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再现“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的美好景象。
晋源区坚持治污、调水、清淤、增湿、绿岸“五策”并举,持续推进晋阳湖水系连通工程,有序实施雨污分流混接改造二期、三期工程,加强入河排污口和雨水泵站管控力度,保障入汾水体、水质稳定达标,并深化“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纵深推进林田长制,持续开展全域山体生态治理,涵养晋祠泉域地下水资源,凝聚法治力量守护碧水长清。
游客打卡难老泉。
2023年,晋祠泉首次出流,晋祠附近农田里多处泉眼重新开始涌流,2024年上升2.3米。通过关停煤矿企业、搬迁部分高耗水企业等举措,晋源区近些年大力推广工业节水设备应用,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源置换工程全覆盖,推进地下水关井压采,修订出台晋祠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加大汾河向晋祠泉域的补水力度,使晋祠泉域地下水位连年回升。目前,晋祠泉监测水位高于泉口出露高程1.27米,创复流以来新高。
游客打卡晋祠景区。
据统计,在晋祠泉重要补水区域太原西山一线,太原市先后关停200多座煤矿、2000多家高耗水企业,抬升汾河二库水位,加大对泉域入渗补给量,大规模开展荒山绿化生态修复,把一座座森林水库建在晋泉水脉之上,让生态环境美起来。(杨润德 崔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