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7日,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正式挂牌开业。从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到山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农信又一次实现了蝶变,开启了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截至2024年10月末,山西省农商银行全系统各项存款余额13730.28亿元,较年初净增849.27亿元、增幅6.59%;各项贷款余额8779.29亿元,较年初净增649.70亿元、增幅7.99%。
枝叶关情,金融为民守初心
生于“农”、长于“农”、兴于“农”,山西省农商银行始终与“三农”共成长。截至10月末,全系统涉农贷款余额4217.31亿元,较年初净增234.47亿元,增速5.89%。
从村头巷尾到田间地头,从企业车间到居民社区,山西省农商银行把有温度的金融服务送到千家万户,赢得“百姓银行”的美誉。
作为离“三农”最近的本土银行,山西省农商银行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村庄,用心、用情、用专业的金融服务,铸就支农、惠农、兴农的农信情怀。“小张,你看看我这个地补的钱下来了没?”“小李,你帮我看看咋用晋享生活交社保呢?”……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农信“红马甲”的身影,进一步彰显了“金融为民”的担当。
锚定方向,做好“五篇大文章”
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指导辖内行社按照“牢牢把握战略窗口期、战略转型期、战略跃迁期”战略谋划和“六个实现”经营逻辑,以“真金白银”让利惠企,切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截至10月末,全系统支持实体贷款余额7594.10亿元,较年初净增700.63亿元、增幅10.16%。
在做好“普惠金融”方面,山西省农商银行开展精准营销,建立分类营销台账,依托“晋享e贷”,扫“码”就能贷的产品优势,优化办贷流程,精简贷款资料,实现客户全覆盖。
在做好“科技金融”方面,山西省农商银行倾斜信贷资源,设立专项额度,精准支持山西省重大科技任务、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基础再造、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等重点领域。
在做好“绿色金融”方面,山西省农商银行加大对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山西省高排放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支持绿色低碳交通和绿色建筑发展。
在做好“养老金融”方面,山西省农商银行合理满足老年阶段消费需求,为适老用品制造、智慧养老、康养旅居等银发经济相关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在做好“数字金融”方面,山西省农商银行加快推动信贷业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信贷服务能力和数智风险防控能力,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融合数字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同频共振,共绘发展新蓝图
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指导辖内机构主动对接重大战略、重要领域、重点项目,加大对制造业贷款和绿色金融、专精特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资源投入,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支持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优化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在“专业镇”刚提出之时,山西省农商银行紧跟政策,围绕3大省级战略、5大平台、10大产业集群等重点领域,抢抓山西省促进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契机,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化融资模式,创新整合具有地域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快形成“一县一亮点、一市一品牌”的差异化、特色化、本土化发展之路。截至9月末,山西省农商银行已经支持陶瓷、牛肉、玛钢、外加剂等省级专业镇贷款户1472户,余额39.24亿元。
改革挂牌以来,山西省农商银行不断丰富“金融+文旅”产业内涵,推广“政策+产品+客户”模式,将信贷投放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广“兴宿贷”“惠民贷”等信贷产品,切实帮助文旅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解决资金难题;同时依托“新晋界”城市印象信用卡文旅卡权益进行宣传,为本地及外地游客全面提供“吃、住、行、游、娱、购”民生消费支付场景。截至9月末,全系统支持文旅产业发展投放信贷资金达到193.38亿元。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将从战略窗口期、战略转型期、战略跃迁期三个维度谋划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工作,围绕建设“小而美”农商行,按照“六个实现”经营逻辑,坚守“扎根三晋、服务三农,融通城乡、富民强省”的企业使命,不断提高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质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新篇章贡献金融力量。(李明辉 李亚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