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位于大同市灵丘县的零碳消纳、大规模AI算力超级能源园区——秦云基础灵丘超级能源综合体项目正加紧施工中。这是大同近年来建设“算力之城”的又一项成果。
秦云基础解决方案总经理许俊介绍说,秦云基础灵丘超级能源综合体项目创新采用预制建筑技术,以“能源+算力”的模式深度整合产业链,为大同乃至山西AI算力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本地算力基础设施产业“提速超车”。
秦云基础项目是大同市布局数字产业,建设“算力之城”的一大缩影。
近年来,大同市委、市政府深耕科技(先进制造)赛道,全面加快大同能源优势向算力优势转化,努力推动产业形态由“瓦特”变“比特”,经济增长方式由“输煤炭、输电力”向“输算力、输服务”转变,加速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环首都核心算力城市”。
从2018年首次引进秦淮数据项目开始,大同已先后引进秦淮、中联、京东、抖音、山西秦云基础等5家全国数据中心龙头企业,累计建成标准机架约23.4万架,投运服务器55.8万台,预计2024年用电量将突破40亿度。
京东物流(大同)客户服务中心(资料图)
这样的数字经济发展,让大同得到了行业的瞩目。
不久前,2024中国算力大会上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报告引发广泛关注,大同市位列城市算力分指数第三。
在2024年5月24日召开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大同市被确定为国家承担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任务的七个城市之一。8月21日,大同市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正式启动。
5月24日,大同市荣获国家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任务城市。(资料图)
8月21日,大同市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启动。(资料图)
在这背后,大同重点开展了三项工作——强化数据全产业链数字化建设,以高能级龙头企业为牵引,打造人力资源“蓄水池”。
在强化数据全产业链数字化建设方面,大同引进培育京东物流、京东科技、抖音等国内知名的呼叫标注数据企业58家。2024年1-10月,全市在用、在建数据中心规划总投资761亿元,已投运服务器61.5万台,用电量超34亿度,预计年底将突破40亿度。这一庞大的算力基础,使得数据处理能力和数字服务的效率有了质的飞跃。
落地大同的龙头企业也成效渐显。大同的京东电商产业园已累计培育企业165家,涉及新媒体、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大健康、呼叫服务等领域,有力带动了本地创业就业。此外,京东科技、科大讯飞、广州禹迹、滴滴科技等一批业内知名企业落地大同,共引育数据标注企业58家。目前,大同已形成“存储计算—设备制造—标准分析—融合应用—数据标注—安全服务—人才培养”全产业链数据发展格局。
秦淮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1--13期鸟瞰图。(资料图)
与此同时,大同2024年以来与入驻龙头企业积极运用“线上”+“线下”双模式融合发展模式。数据标注产业就业新业态已全面覆盖大同的10个县区。截至目前,大同全市数据产业已实现带动就业3万多人。此外,大同市引进传智教育集团,建成年招生规模达5000人的大同数据科技职业学院,预计2025年将正式开始招生。这是专门面向互联网、智算、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行业的全日制统招大学。(马静波 宋佳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