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晋中市灵石县紧紧围绕县域发展需求,统筹抓好人才“引用留”各项工作,让人才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强政策引才
灵石县出台并落实《灵石县建设人才强县若干举措(试行)》《灵石县人民医院人才引进八项措施(试行)》等,编制《高校校友信息台账》,发布《致灵石籍在外人才的一封信》,举办“学子归巢”活动,重点以医教等民生领域为重点,落实安家补、购车补、生活补等真金白银待遇,吸引贤才来灵石发展。
该县以灵石籍人才为重点,吸引安置体制内回流人员60名,公开招聘教师220名、基层干部499名;抢抓应届毕业生求职的黄金窗口期,走进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医学院、长治医学院等周边高校对接引才,2022年以来共引进医生65人;根据需要每月定期发布岗位,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点对点引才,增强实效性,有效填补多项医疗专业技术空白。
该县按需引进“星期天工程师”“双聘专家”“候鸟人才”,柔性引进人才80余名、“随机性服务”专家10名,为腐植酸专业镇建设、文旅产业发展起到良好助推作用。
此外,该县聚焦乡村振兴需求,紧扣灵石酸枣仁、灵石核桃、灵石中药材等品牌,开展核桃管护、新型职业农民等专项培训;利用大学生暑期实践、“春风行动”等活动,提前开启抢才计划。
搭平台用才
灵石县立足资源优势,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合作,建立先进采矿研究院、先进采矿研究院博士工作站、矿井水害防治研究中心,与安徽理工大学建立煤矿火灾防治研究院,与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进行“智慧矿井”“充填式开采”等先进技术探索。
灵石县以矿山治理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为带动,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共建产学研市场化科技服务体系,协同打造电子商务平台、设施农业、美早樱桃、优质牧草、高标准农田、养殖等农业产业;与山西中医学院合作,规模化种植酸枣,注册“灵石酸枣仁”品牌,打造经济发展绿色引擎。
此外,该县与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晋商文化实践教育基地,深挖文化内涵,外延文旅服务;与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合作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助力腐植酸专业镇建设;与山西医科大学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与北京名医专家团开展长期战略合作,建立定点诊疗医院,专家教授定期坐诊,做好“家门口”医疗,让群众看病少跑路、不跑路。
重服务留才
灵石县强化资金支持,县财政每年保障1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奖励等;落实安家费和生活补贴,对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生、“双一流”建设学科的硕士生等一次性奖励最高50万的安家费,并每月给予对应生活补贴;设立最高100万元的高层次人才奖励金,以看得见的真金白银积蓄人才动能。
加强平台建设方面,灵石县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设立编制周转池,保障人才高效落地;做强人才载体平台,对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给予最高50万元补贴,目前,该县拥有市级教育工作室4个;发挥网络等媒介作用,正能量宣传优秀人才典型事例和先进经验,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此外,该县鼓励创业创新,对企业登记、税收、土地、贷款等需求提供保姆式、跟踪式服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的随迁配偶可在全县对口部门协调安置工作或优先推荐就业,随迁子女可在县内自由选择中小学校就读。该县设立专职服务外籍人才窗口,开通绿色通道,最大限度为外籍人才引进提供便利。(梁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