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频道信息
首页 要闻 政务 廉政 人事 产经 医卫 教育 旅游 融媒体

晋中介休瞄准三个“难题”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改革

2024-08-27 17:30:44 来源: 晋中市卫健委

  自2021年荣膺全国首批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以来,介休市围绕体制要素重塑、分级诊疗协同、人才队伍强化三大核心,打造具有介休特色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8月22日,山西省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现场推进会在介休市召开,与会人士看到了介休市医疗体系的优化升级、医疗服务的提质扩容以及综合医改的提质增效。

 破解“资源不均” 推动医疗体系优化升级

  介休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均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这背后是对医疗体制要素的重建和对资源不均问题的破解。

  2017年,介休市组建医疗集团成立紧密型医共体,介休市人民医院作为牵头单位,介休市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多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整合,实行“六统一”管理,人员、行政、资金、业务、绩效、药械均得到统一调配,强化了县域医疗体系的整体效能。

  介休市打破原有资源布局,中医资源向介休市中医院集中,妇儿资源归入介休市妇幼保健院,大病重病资源则聚焦于介休市人民医院。这优化了市域内的医疗资源配置,提升了专科诊疗能力,中医服务网络也大幅扩展。

  同时,介休市探索实施医疗集团医保基金按人头打包付费新模式,创新组建人民医院医保驿站,门诊慢特病患者的医保报销流程得到简化,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服务的便捷性。

  破解“基层不强” 医疗服务再升级

  介休市实施了市级医疗提质增效、乡级医疗焕发活力、村级医疗夯实底座的“三大工程”,打造协同互动的市、乡、村三级医疗体系。

  介休市加强与省级、国家级医疗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本地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介休通过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以及“市医乡用、乡医村用”的方式,强化了乡镇卫生院的诊疗能力,一批康复专科、中西医结合专科等特色乡镇卫生院为居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介休市着力夯实基础医疗设施,提升村医的诊疗水平,通过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村级卫生室得到升级改造,基本医疗设备与药品充实;介休还通过定期的培训与指导,帮助村医提高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

  介休建立了“病人不跑专家跑”与“病人不跑信息跑”的双重机制。“病人不跑专家跑”通过政府专项资金补贴,邀请省级三甲医院的专家定期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诊疗与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与奔波之苦;“病人不跑信息跑”借助“5G+远程医疗”技术,实现了市、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实时远程会诊与质控,让优质医疗资源得以共享。

  破解“服务不优”难题 共筑医改新篇

  介休市建立以工作量为标准的年薪绩效制度,提升了医护人员的获得感和职业尊严,激发了工作热情和服务意识。

  介休市灵活调配编制资源,三年来为乡镇卫生院招聘了38名全额事业人员,缓解了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短缺问题。同时,针对整建制下沉到乡镇的医护人员,介休实施“工资不动绩效动”的激励政策,增强了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动力。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介休市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法宝。介休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理念和技术,鼓励医护人员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带动整体医技水平的提升。此外,介休市人民医院与清华大学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构建起地方与高校之间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介休创新组建了“介小医、介小康、介小健”三支特色队伍。“介小医”这支家庭签约医生团队,犹如居民身边的健康守门人;“介小康”团队专注于慢病管理;“介小健”团队肩负着健康知识普及的重任。数据显示,介休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达到了84.62%,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也高达76.6%。这些成绩离不开三支队伍的付出,也是对介休市创新健康服务模式的印证。

[责任编辑: 王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