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广大干部员工顶烈日、冒酷暑,积极投身生产服务一线,全力守护电力供应。
全方位无死角开展设备运检
中午时分,正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在朔州市平鲁区井坪移民村,国网平鲁区供电公司变电运检班长高皓星和班员赵鑫杰正在对10千伏木北线进行例行巡检。
电力系统发、供、用同时进行的特性决定了供电设备必须时时处于良好运行状态,这就对设备运检工作提出严格要求。为了打赢迎峰度夏这一硬仗,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各级输变电运检人员加强设备运检工作,全方位、无死角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坚决杜绝设备“带病上岗”,全力当好设备的“电医生”。
地处晋西北偏远山区的±800千伏雁门关换流站,是山西唯一一座换流站,在晋电外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迎峰度夏期间,雁门关换流站全站人员强化责任,铆足干劲,每天将设备巡视由一次增加为两次,守护供电安全。
“换流站面积很大,绕一周得2000米,设备也多,仅屏柜就高达900多面,每一面都必须检查到位,这样下来一天有4个小时都在巡视,身上常是湿漉漉的,脚底也热得发烫。”雁门关换流站运维一班副班长斛冬冬说。
太原供电公司马庄变电站是山西省首座220千伏智慧变电站,承担着太原市东部区域供电保障任务。
“变电站最怕小动物和小鸟进入设备区发生触碰造成误动,虽然我们加装了防护网和驱鸟器,运用了智慧监测系统,但仍然是放心不下,每天不巡视三四次心里就不踏实。”马庄变电站值班人员赵文敏说。
巡检工作最为艰难的当属电缆沟道排查。太原供电公司现有入地电缆900千米,除少部分建成断面为2.5×3米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电缆隧道外,其余大都敷设在低矮狭小潮湿闷热的传统电缆沟道里,夏天每排查一次,员工浑身上下就像洗了澡。
安全可靠实施带电作业
虽然各单位在设备运检方面构筑了严密的防范体系,但仍有一些故障、缺陷和安全风险隐患需要及时处置。每当此时,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采取最多的方法就是“带电作业”。
6月26日,在吕梁市交城县的高山之巅,国网山西超高压输电公司对500千伏博洪线89号铁塔带电安装避雷器。89号铁塔全高63米,所处位置夏季雷电多发,加装避雷器正是为了保证迎峰度夏期间安全可靠供电。
在50多米的高空,4名身穿绝缘服的作业人员横骑在带电线路上,借助“小飞侠”升降机将重达160千克的避雷器等设备器材吊装上去,随后沉着冷静、密切配合开始安装。
太阳直射在他们头顶背部,刺眼灼热,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密不透风的绝缘服里已经开始积聚汗水,给本就是高难度的高空作业增添了难度。作业人员克服天热、作业面空间狭小、体力透支等困难,经过前后1个多小时通力合作,顺利完成任务。
“我们认真执行能带电作业就决不停电的要求,不管天气多热、困难多大、路途多远,都要想办法一一落实。”超高压输电公司运检四分部带电作业班长侯恒说。这位从业超过15年的电网员工,如今已带电作业200余次,累计500小时以上。
不只是在超高压输电线路,在城市、农村,在各类电压等级供电线路上,随处都可看到山西电网员工挥汗如雨带电作业的身影。
太原市朝阳街3号环网柜投运至今已有10个年头。根据相关规定,需要更换新的环网柜以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但朝阳街又是一条服装商业批发街,商户、住户、单位、流动人口云集,为此,国网太原供电公司决定采取带电作业方法,确保商业经营正常,居民生活稳定。6月27日,在一台绝缘斗臂车、一台1000千伏安中压发电车和一台500千伏安低压发电车联合协同下,两名全副武装的供电人员仅用半个小时就完成设备带电倒接,为3号环网柜更换创造了条件。
零距离提供满意服务
迎峰度夏期间,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各级供电服务人员不畏酷热,不辞劳苦,每天奔忙在社区农村、田间地头、厂矿企业。
朔州市平鲁区西泉社区电力驿站是国网平鲁区供电公司创新实践打造的电力驿站示范点,通过构建供电服务网格与村委、社区、警务相融合的电力便民服务体系,实现“社警企”三网融合快速响应,做到了“办电不出村,服务零距离”。
“现在查个电量、交个电费、咨询个用电业务非常方便,抬脚就到电力驿站。”西泉社区居民王艳说:“遇到家里有用电问题,驿站供电服务人员5分钟就能赶来。”
“这个夏天,为方便社区居民24小时办理用电业务,供电公司特别在电力驿站安装了免拨号供电服务直通电话,居民只要拿起话筒就可以与供电值班人员视频交流。这一点深受老年群众欢迎。”西泉社区主任赵美玲说。
同时,2024年,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国网文水县供电公司先后启用绝缘斗臂车不停电作业、“无人机+AI”配网巡检作业等形式,全力守护重点排灌线路。
据国网交城县供电公司党总支书记卢建荣介绍,目前,农业排灌用电进入关键时期,公司充分发挥“无人机+AI”配网智慧巡检新模式具有的无人机红外测温、缺陷自主识别、整体巡检效率提升5倍以上的优势,对全县涉及排灌的24条线路、125个机井台区进行全天巡检,助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涉及民生保供的还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朔州市木森农牧有限公司是平鲁区乡村助农示范产业单位,主要从事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红山荞麦”深加工,通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当地农民增加收入。入夏以来,国网朔州供电公司以“供电+能效”服务,全程保障客户降本增效。
“除了日常供电维护,遇有生产设备故障等情况,供电人员也是随叫随到。前几天,公司新上一条生产线,用电容量不足,供电公司帮我们申请了乡村化电气项目,并且免费架设一条供电线路。这几天,又冒着高温天气检查新设备运行情况,建议错避峰用电,节省企业电费支出。”木森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穆智说。(冉涌 赵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