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体验、理论宣讲、义务理发、普法宣传、科学普及、反诈防骗、健康义诊、技能培训、文艺汇演……2024年以来,运城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借鉴传统的赶集形式,推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集市,让群众在“集市”上享受到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进一步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乡文明程度。
志愿者为市民进行推拿按摩。
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运城市围绕群众生产生活实际,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广泛开展集中、定期、分众化、多样化、便捷高效的“文明集市”活动,不断增强文明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以城带乡 文明风吹拂街巷
“文明集市”聚合文化、医疗、民政、教育等各方资源,将服务从公共广场延伸至商圈、小区、村(社区),不断扩大覆盖面,通过面对面解读、交流、服务,切实增强活动质效。
5月13日,闻喜县“文明集市”走进沟渠头村老年服务中心。“集市”现场,就业服务、普法宣传、平安建设宣传等8个“摊位”同步开展,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闻喜县文化文保宣传活动。
6月9日,万荣县“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端午”暨“文明集市”活动火热开市,以剪纸走秀+非遗体验的形式,为现场群众带来了一场观赏性和文化韵味并存的端午非遗展示。
在非遗集市上,10个“摊位”整齐排列,传统香包、剪纸、面塑、手工葫芦等非遗作品集中亮相,非遗传承志愿者现场教授面塑技法、剪纸技巧等,让群众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万荣县志愿者向群众讲解面塑技巧。
“文明集市”与群众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推动文明实践融入群众生活、助力邻里守望。这个小而美的“集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聚合多种文明元素,有效实现文明实践与城市文明的“双向奔赴”,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
以乡促城 “文明风”融入“烟火气”
近年来,运城市紧扣“聚阵地链、集服务群、成品牌势”的目标,积极践行“群众有所呼、文明集市有所应”,将文明集市从中心城区开到基层乡镇、开进乡村大集,将群众关心期盼的需求“打包”到群众身边,让“文明风”融进“烟火气”,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4月25日,正值绛县东华山庙会,绛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卫庄镇、团县委等职能部门开展“文明集市”暨“四下乡”活动。活动现场,志愿服务队为居民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科技科普、法治宣传等服务,并对居民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引导广大居民崇尚科学、传播文明,争做“文明代言人”。
5月20日,芮城县东垆乡联合各村志愿服务队共同开展以“文明实践赶大集 志愿服务零距离”为主题的文明集市活动。活动中,禁毒普法、防诈反诈、健康义诊、法律援助、移风易俗、助残帮困7个“摊位”齐上阵,让前来“赶集”的群众感受到用心、暖心和舒心。
面对持续文旅热及社会普遍关注的移风易俗问题,文明集市紧跟形势,呼应群众关心关切。“五一”小长假期间,文明集市开到了新绛县光村第三届旅游文化周上,现场组织开展“绛州媒婆”说媒,吸引了许多男女青年参加,宣传抵制高价彩礼,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
运城市将继续整合辖区资源,常态化办好“文明集市”,利用广场公园、农村集市等人流量大、群众自发活动多的优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拓展延伸到群众身边,让文明新风潜移默化地浸润群众生活。
城乡一体 文明风动不停息
运城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资源优势,形成了“月月有主题、场场有特色”的“文明集市”规模。据了解,截至目前,运城市共计开展5期53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集市”,惠及群众10万余人。更多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内容融入了“文明集市”,“文明月月见”的活动品牌持续叫响,“主题活动+政策宣传+便民服务”的活动模式进一步巩固完善。
立足新形势任务,运城市持续深化“文明实践+”工作,赋予文明集市更持久、更接地气的生命力。“文明实践+文旅”将文明集市开进盬街、岚山根、龙门等景区景点,服务各地游客,助力文旅发展;“文明实践+我们的节日”广泛开展“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端午”等文明集市活动,拓展传统节日的内涵及外延;“文明实践+乡村振兴”将文明集市开进农村大集、田间地头,为农民群众提供农业科学技术指导及反诈骗、抵制高价彩礼等宣传。
运城市将继续通过开展多样化、便捷高效的“文明集市”活动,不断增强文明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感染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