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体味山西:好像一脚踏进历史课本-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5 11/17 16:48:20
来源:新华网

留学生体味山西:好像一脚踏进历史课本

字体:

  新华网太原11月17日电(记者李元昊 解园)中巴车在山西省长治市观音堂外还未停稳,参加“游山西 学历史”研学活动的留学生们已经难掩激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这些来自泰国、老挝、缅甸、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文化爱好者们一边拍照,一边步入这座始建于四百多年前的彩塑殿堂。

  山西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山西人用勤劳的双手和与独特的审美,留下众多文物古迹,其中531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居中国第一。

  观音堂正是其中之一。在正殿内,泰国留学生陈美悦正在聚精会神地欣赏墙壁上的佛教彩塑。“这里的雕塑造型优美、色彩鲜艳,在昏暗的室内也好像闪耀着光芒。很难想象古代的工匠如何制作这些精致的艺术品。”她赞叹道。

  她来自泰国东北部的呵叻府,在家乡就开始学习汉语。受到来中国留学的姐姐的影响,她也慢慢对中华文化感到好奇。2022年,她被太原理工大学录取,进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习。

  “我之前在大学课堂上学习过中国的历史。但就像中国谚语所说,‘百闻不如一见’。如今来到这里,我好像一脚就迈入了中国历史的课本里,直观地感受到这个古老国家和文化的伟大。”她说。

  越南留学生云光隆则对长治市的五凤楼情有独钟。他目前在山西师范大学学习旅游管理,平时对中国的建筑和宗教颇感兴趣。他针对古楼提出的见解,令讲解员都感到惊奇。

  “五凤楼的结构很精巧,存在着很多未解之谜。这座始建于一千多年前的建筑比例和谐、装饰考究,让人忍不住探索。”他说。

  在长治市的八义窑博物馆,留学生们听讲解、赏瓷器,实地领略了这座千年名窑的当代风采。参观后留学生们又发挥想象,在素坯瓷杯上绘制各种图案,等待烧制出精美的成品。

  来自老挝的黄美珠也就读于太原理工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比陈美悦早一年入学。她更喜欢山西省晋城市的喜镇苏庄景区。

  “比起参观和游览,我更喜欢亲自体验。在这里我们可以换上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服装,学习中国的服饰文化。我们还有机会穿着古装参与中国传统婚礼,观看新娘出嫁、夫妻拜堂的流程,学习有趣的民俗知识。”

  就读于山西医科大学的印度尼西亚留学生杨美珍也很喜欢在喜镇苏庄的体验,她说:“我出生在华裔家庭,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感到很亲切。汉服很漂亮,在印度尼西亚也很流行,我之前也尝试了很多次。这次在喜镇苏庄我体验了簪花头饰。”

  在晋城市规划展览中心,留学生们通过体验各种交互式电子设备,领略晋城地区的人文历史和自然禀赋,了解城市的发展蓝图。

  缅甸留学生黄媛媛目前在山西大学学习工商管理。在晋城陶瓷展区,她在屏幕上选择好颜色和图案的关键词,再画上几笔,轻轻一点,人工智能就生成了一张独一无二的瓷器照片。

  “我们不用等待很久,就能直观地获得美的享受。这是科技的力量。我很喜欢用科技把历史与现代融合的创意。”她兴奋地说。

  这种融会古今的创意同样也打动了山西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留学生高博:“今天的晋城规划展览中心和昨天的高平铁佛寺M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一种将虚拟世界与现实环境深度整合的技术)体验馆,既蕴含着中国人民对辉煌历史的珍重,又体现着他们用现代科技手段继承和发展这些宝贵历史财富的良好尝试。”

  他把这些体验发布在自己运营的社交平台账号,获得不错的反响,令许多阿拉伯世界的网民认识到了一个既有悠久历史,又着眼于未来的开放包容的中国。

  本次活动的领队、山西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工作人员陈丽英介绍说,“游山西 学历史”研学活动是该会利用山西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山西故事”打造的品牌活动。

  “我们举办这一活动,旨在彰显和表达山西省的优秀历史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互鉴、人文交流,培养中外人民友谊的传承者。”她说。(完)

【纠错】 【责任编辑:王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