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同平城区多措并举推进物业治理
近日,大同市平城区将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视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之举,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施策,精心部署开展了覆盖全域的物业服务质量“突击战”。多个小区借此契机实现显著升级,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突击战”强势出击,精准攻坚治理痛点。为有效解决物业服务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平城区住建系统深入迎宾街道东方罗马城小区、鹿苑街道等地,对物业“突击战”进行现场督导检查。督导组听取各方工作汇报,针对重点难点问题现场研判、精准指导,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此次“突击战”坚持问题导向与结果导向并重,围绕多方面集中攻坚。一是集中研讨、处理历史积存“不满意”工单,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二是对各小区“五亮”(亮职责、亮身份、亮承诺、亮标准、亮结果)公示情况随机抽查,保障业主知情权和监督权;三是对前期“黑榜”小区及问题进行“回头看”,形成“检查-整改-复查”管理闭环;四是专项督办8个“高频发生、高难度解决”的共性难题。各街道、物业服务企业借此契机,将检查中的临时整改举措固化为常态化的长效机制,真正实现从“处理工单”到“治理问题”的深度转变,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积极转型,最终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满意度。将临时举措固化为长效机制,实现从“处理工单”向“治理问题”、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的转变。
典型案例示范引领,多元模式成效斐然。该区上华琚小区曾是“整治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的典型小区,针对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问题,该小区物业公司认真落实“认、真、改、好”四字诀实现提档升级。
“认”字当先,物业主动入户走访收集居民问题并建立台账分类登记,制定整改方案;组织员工每周2次系统学习培训,聘请5位专业客服对接业主,通过公示栏和业主群定期反馈整改进度,转变服务观念,将业主小事视为大事,6月底全面开启整改工作。
“真”改实做,物业对小区水系全面清理维护,安排保洁每周清理;整改照明、环境卫生等问题,在各门岗加派力量落实24小时AB岗制,启动人脸识别通行系统;自筹资金采购调试呼叫电梯设备,公示收费标准;利用2个月补种绿化及苗木,修缮围墙栅栏,与业主面对面解决个性问题。
“改”出成效,2个月整改后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干净的水系、整洁的院落,保安暖心微笑让业主有家的感觉。小区环境改善,服务标准与收费标准透明,新建存车棚方便居民。变管理为服务后沟通顺畅,“有事找物业,有问题找楼管”成新标志语。物业还举办红色电影放映、自行车蜗牛赛、中秋猜灯谜、慰问困难老人等活动提升业主满意度。
“好”字为本,物业优化小区硬件,安排专人排查水电管路等,维修保温层,安装门禁防雨罩,错时清倒垃圾。变有事访为随机访,变电话访为入户访,5位专职客服划片定岗,物业经理和楼管巡查排查,业主群里问题半小时内回复。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小区软硬件、业主满意度、物业获得感及基层治理效能的整体提升。
从“痛点满满”到“舒心满满”,绿地璀璨天城见证了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的“民生焕新”典范。此前,绿地璀璨天城小区三、四期居民长期因使用临时用电导致负荷超限频繁遭遇跳闸困扰。在上级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多部门协同作战,仅用7天就完成了2176户电表安装工作,并通过铺设1410米高压电缆、增设12台真空断路器等供电设施优化工程,彻底消除了用电隐患,让居民用电无忧。
物业服务企业投入百余万元新建6处智能存车棚,设置870个停车位并配备扫码充电设备,“1块钱充4小时”的实惠让居民纷纷称赞“安全又划算”,有效解决了电动车乱停问题,畅通了消防通道。此外,小区还补种了1900平方米绿植,实现“垃圾不落地”的常态保洁,电梯维保记录公示、地库双道闸防跟车等细节尽显贴心服务,让“硬件焕新”与“服务贴心”同频共振,居民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从“投诉热区”到“治理样板”,天香蓝郡小区曾因投诉问题“出圈”,如今却成为基层治理的“经验孵化器”。通过山西省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的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矛盾“病灶”,发现91%的投诉集中于物业用房缺失等硬件问题,9%涉及物业服务等软性矛盾,实现了治理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
“智享平城”小程序积分兑换机制为小区治理注入新活力,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督导、社区巡逻等活动可获得积分并兑换权益。该机制推广后,小区志愿活动参与率大幅提升40%,7月后投诉量降至“零”。针对物业用房配置问题,社区按照“三方会商+产权置换”方案,将闲置商铺改造为物业用房,并完成产权转移登记,同时健全流程监管机制,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平城区将持续深化物业治理创新,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民生服务提质增效,让群众幸福更有质感温度,为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平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