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朱宝琛:倾家荡产为抗日-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5 08/22 17:07:08
来源:新华网
记者:马晓洁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朱宝琛:倾家荡产为抗日

字体:

  新华社太原8月22日电 题:朱宝琛:倾家荡产为抗日

  新华社记者马晓洁

  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下关乡岸底村,村东烈士纪念亭里立有一块“岸底战斗纪念碑”,镌刻着“一九四一年八月,八路军雁北支队在下关乡岸底村南与日寇发生激烈战斗,战斗中支队参谋长朱宝琛、指导员郭波等七十余名指战员壮烈牺牲……”

  2014年灵丘县人民政府立下的这块纪念碑,让更多人知道了抗日英雄朱宝琛的事迹。

  朱宝琛出生于1904年,是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洪善镇北营村人。七七事变前,朱宝琛家开设平遥面粉公司,并在吕梁离石有店铺,为当地望族,是富裕的晋商人家。

  朱宝琛自幼好学,25岁考入北平民国大学,同年由同乡郝德青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朱宝琛工作积极热情,在学生界很活跃。1932年,北平学生举行纪念九一八事变一周年大会,他任大会总指挥。平时,他行侠好义、乐于助人。上大学期间,家里给他的费用,他也多半用来周急济贫。

  1937年10月下旬,日军侵占平遥县城,县政府人员及游击队决定撤往吕梁孝义。由于游击队人多,粮食供应面临较大困难,朱宝琛从自家合股的面粉公司拿出6000余斤面粉献给游击队,并动用家中的4辆2套骡马大车运输。他说:“不给日寇留下,献给抗日用。”

  1938年12月,中共晋西特委任命朱宝琛为中共汾阳县委书记,后又调往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工作。当时他携爱人、幼子、侄儿和家里的车夫,连同大车和离石店铺的财物,一起参加革命,受到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组织部部长南汉宸的赞誉:倾家荡产为抗日,全家老少去革命。

  1941年秋,日军向晋察冀边区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企图占领灵丘县南山的要镇上寨和下关。朱宝琛主动要求带警卫连在岸底、上庆截击,袭扰日军。在一次袭扰战中,他们被日军从侧翼包围。突围中,朱宝琛不幸中弹牺牲。

  “在抗战史志的日常宣传中,朱宝琛的故事是必讲的一段经典。”平遥县史志研究室二级主任科员温小琴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不久,平遥县史志研究室带着前来研学的山东省院校师生200余人,在古城保卫战旧址重温历史,缅怀为抗日战争而牺牲的英烈。

  “在组织社区、校园的日常宣讲中,能明显感受到大家对抗日英烈舍小家顾大家、无畏牺牲精神的震撼和敬仰。”温小琴说,目前,平遥县史志研究室正在筹备《中共平遥县抗日战争回眸》一书的出版,里面收纳整理了朱宝琛等英烈的故事。

  “朱宝琛的事迹是抗日英烈奋勇抗战的生动缩影,其精神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北营村村民朱效民说,他和村党支部原书记王秉福等人通过走访、查阅档案馆资料等方式,收集整理朱宝琛等烈士的革命事迹,希望将红色文化传承下去。“英烈们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爱国情怀、民族气节,值得我们每一代人铭记。”朱效民说。(完)

【纠错】 【责任编辑:王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