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智聚力谋新篇 问计于民绘蓝图——山西省政协围绕山西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广泛开展调研协商建言-新华网
新华网 > 正文
2025 08/17 11:40:43
来源:山西日报

汇智聚力谋新篇 问计于民绘蓝图——山西省政协围绕山西省“十五五”规划编制广泛开展调研协商建言

字体:

  省政协把围绕“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的重点课题”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和今年常委会会议协商的议题,高位统筹、强力推进,动员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中共山西省委领导下,以高质量履职进一步服务山西“十四五”规划落实完成、“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

  与此同时,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在省政协的组织带领下,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调研、广集群智,积极参会、倾情发声,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为我省未来五年发展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生动诠释着“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崇高职责。

  汇聚磅礴智慧

  彰显履职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加强调研论证,广泛凝聚共识,以多种方式听取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充分吸收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注重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省政协深刻认识到,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需要充分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等优势,改进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提升履职质效,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工作实绩。今年以来,省政协班子成员带领8个专门委员会组织各相关界别委员,走访30家单位座谈交流、了解情况,开展省内外调研11次,召开专题座谈会16场次,广泛征集意见,提出对策建议,形成调研报告35件,议政发言、提案、社情民意信息91件。这项工作将贯穿全年,省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开设“十五五”规划委员建言专刊,发挥直通车优势,及时报送政协各级组织、各界别和广大委员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采纳。

  “带着一颗真心去,不怕听难听话。‘心里话’就会慢慢地说出来,就会了解到真实情况。”调研组的同志这样介绍。

  从“乡村田野”到“机关院落”,从“企业车间”到“农村网格”,各调研组紧紧围绕“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了解反映社情民意,以高质量履职服务我省中心工作。

  为提升议政建言的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省政协调研组创新运用“矩阵组合法”,扎实开展调研,广泛收集资料,反复研讨、集思广益、数易其稿,最终凝练形成了《关于我省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纲要社会领域重点问题建议的报告》。

  深入了解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把委员的思想火花汇聚成智慧火炬,确保了建言成果有效转化为规划编制的科学依据和政策选项,为增强规划的科学性贡献了坚实的政协力量。

  锚定转型攻坚

  助力高质量发展

  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中央交给山西的一项战略任务,如何进一步统一思想,保持定力,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

  通过日常调研、常委会会议发言、提交书面提案,委员们纷纷表示,“十五五”时期是我省绿色转型由实践到全面深化推进的关键时期。山西要充分发挥煤炭、新能源、煤层气等资源优势,构建新型能源体系,高水平打造全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实现由传统能源大省向综合能源强省跨越。

  面对“双碳”目标新要求,省政协委员张翔建议,我省要加快实现煤炭“稳中向智、稳中向绿、稳中向效”转型,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非常规天然气产量产值“双翻番”,加大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沟通协调力度,扩大在晋投资,打造非常规天然气千亿产业集群。省政协常委曹阳聚焦新型储能产业,呼吁紧抓“十五五”契机,研究制定省级层面的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战略,编制专项发展规划及技术路线图,明确产业发展目标、突破方向、重点任务以及技术路径,同时完善新型储能产业政策机制,加大新型储能技术研发力度,以创新带动产业上下游发展。

  我省能源富集、区位气候优越,综合算力指数在全国处前列。省政协委员谢华建议,应抢抓国家级算力资源调配机遇,推动“煤—电—算—产”链条升级,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电力、算力优势。他特别提出,推动大同纳入“十五五”国家算力大通道布局,并建立健全算力企业用电调控机制,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省政协常委穆映江建议,应“积极促进绿证市场发展”,强化电力、绿证市场协同联动;提升绿电交易规模,加快绿电园区建设,推动企业绿电消费;拓展省外绿电市场,引导电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智能矿井、新材料研发……三晋大地新动能生机勃勃。省政协委员王辛成立足我省铝镁资源优势,建议突出铝镁新材料产业,延伸精深加工链,打造有色金属集群;加大创新投入,构建“政府主导基础研究、高校院所技术支持、企业参与中试推广”的“产学研用”协同模式,推动高性能铝镁合金材料在高端装备领域规模化应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政协委员们一致认为,必须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重大使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进而布局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焦民生关切

  共绘幸福新图景

  人民幸福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省政协始终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既是政府责任,又与发展型消费的要求内在契合。要坚持底线思维,守住兜牢民生底线,将生产生活困难的重点群体纳入重点保障范畴。”省政协常委刘志杰表示,省政协助力谋划“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要贯彻“民生为大”的发展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在山东惠和仁德康养发展有限公司,“机构+社区+居家”模式相融合的养老服务新生态正在逐步建设,“嵌入式”养老不仅解决了“家门口”养老问题,还提供上门助浴、送餐等特色服务……省政协委员宋海兵聚焦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呼吁“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强调坚持系统谋划,健全县乡村三级网络;完善保障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强化监督管理,规范运行机制。不少委员也认为,必须将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运行投入等关键指标纳入“十五五”规划监测体系,让农村老人安享晚年。

  在和顺,当地将牵绣作为特色文化产业重点扶持,培训绣娘居家灵活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目前已培训绣娘10余万人,直接带动就业2000余名,间接促进6000余名人员就业,绣出一条留守妇女的自强与独立之路……长期关注妇女事业的省政协常委吕惠兰建议,“要强化规划引领作用,优化要素配置支持;消除就业性别歧视,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发展,为我省转型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从关注低收入群体和特殊困难群体的兜底帮扶,到“一老一小”群体的普惠服务,再到农民工群体和灵活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着眼下一个五年,委员们聚焦社会民生事业发展领域提出26条重要建议。

  五年一个规划,五年一个台阶。“致广大而尽精微”,宏伟蓝图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绘就。在助力“十五五”规划编制、服务山西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省政协将继续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将调研的深度转化为规划的精度,将协商的共识转化为发展的合力,将为民的情怀转化为幸福的实景,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履职,为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政协力量。(本报记者 郭宁)

【纠错】 【责任编辑:王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