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运城市闻喜县寺底村、官庄村、东雷阳村、东吴村四个文化特色村持续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探索以文化人、以文聚力、以文促治新路径,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和活力。
在寺底村,村民家门口都挂着自撰或互赠的楹联。寺底村把楹联文化融入网格化治理,成立楹联议事会,在每个网格设置楹联宣传员。党员、村民代表、楹联爱好者每月定期面对面以“上联摆问题、下联提对策”的方式商议村务,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目前,寺底村通过楹联文化已化解赡养、邻里纠纷等27起,村民主动参与村级事务协商130余人次。
在官庄村,书法文化已成为凝聚人心的“粘合剂”。村内的书法先锋每月在文化广场义务教村民写字,把村规民约写成书法作品,张贴在全村16个宣传栏里,并组织开展清风书法展等活动,助推村务公开提质增效。
在东雷阳村,村党支部把戏台变成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的课堂,在2022年成立戏曲调解工作室,由5名老党员、3名剧团骨干把村里的真实事件改编成戏曲片段演出。东雷阳村的戏台每月都有固定演出日,除传统剧目外,还会根据村里重点工作编排新戏。
在东吴村,煮饼成为村党支部凝聚人心、推动治理的重要载体。东吴村2016年成立煮饼产业协会,打造“制作车间+技艺展厅+线上线下销售”产业集群。如今,村内每月召开煮饼议事会,村民在研究新口味、新包装同时,及时商量村里大事小情,2024年以来已解决排水不畅、路灯损坏等民生问题18件。(张静 邱彩东)
[责任编辑: 王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