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以“粟米作物与全球粮食安全”为主题的2023国际小米年学术年会第五届中国小米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兴县)首届杂粮产业博览会在山西吕梁兴县开幕。
来自全国杂粮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谷糜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品种改良与种业创新、栽培技术与营养品质等内容进行交流探讨。
“山西是杂粮王国,生产环境优良,产业根基厚实。兴县是重要的杂粮生产县,是新兴的产业基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周文彬表示。
与会专家深入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在固贤乡的荞麦高粱芸豆种业试验示范基地调研指导。
兴县地处黄河流域中游腹地,境内梁峁起伏、土层深厚、四季分明。目前,全县杂粮种植面积40万亩,其中谷子种植面积15万亩、豆类种植面积10万亩、薯类种植面积6万亩、高粱种植面积6万亩、其他糜薯类3万亩。
近年来,兴县实施“特”“优”“高效”发展战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杂粮多元价值、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吕梁市政协副主席、兴县县委书记乔云介绍,兴县大力扶持培育农产品加工业,投入杂粮奖补资金2亿元,创建了山西省级农业龙头企业8户、吕梁市级龙头企业17户,“山花烂漫”“清泉醋业”“晋绥农林”等一批围绕杂粮加工的农业龙头企业规模持续扩大,杂粮产业链产值突破10亿元,“兴县杂粮 中国好粮”成了兴县的又一张金色名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杂粮种业试验示范兴县基地”揭牌。
会议为“晋绥杂粮研究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杂粮种业试验示范兴县基地”揭牌。兴县还被山西省名优土特新产品协会授予“山西优质杂粮之乡”,兴县蔡家会镇人民政府和长治市长子县碾张乡人民政府被授予“山西优质杂粮专业镇”。
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和兴县人民政府,山西省名优土特新产品协会和兴县杂粮协会,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八家山西省内外企业还分别与兴县本土企业签订了杂粮购销协议。
本次大会由山西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山西省名优土特新产品协会主办,包括三大板块9项活动。当天下午,数十位全国知名专家分别围绕“品种改良与种业创新”“栽培技术与营养品质”两个专题作学术报告。(白旭平 白赟)